人民网合肥6月25日电(记者李希蒙)仲夏,来到位于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的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数座形态各异的大型温室整齐排列在田野间。
农场的主体,由6座鸟巢形植物工厂、1座土楼形温室和1座金字塔形温室构成。从空中俯瞰下去,阳光撒在这些由钢结构搭建而成的温室上,反射出的光线色彩斑斓,让人仿佛置身科幻片中的“未来农场”。
高大的穹顶式温室,不光光外观看起来科幻,穿过风淋室步入其中,其内部也是科技范满满。各种传感器将温度、湿度等数据传达到控制室,电脑针对收到的数据,自动调节通风及降温设备,实现棚内微环境全自动控制。
要说最科幻的,还是温室内蔬菜的种植方式。在这里,各种蔬菜生长在培养槽中,数字化管理着这里的一切。“个人会使用气雾栽培技术,将蔬菜的根部架起悬空,把水分及所需的营养元素气雾化之后,再均匀喷洒上去,全程不需要土壤参与。”基地负责人于翔说。
气雾化的营养液,不但可以让蔬菜根系更好地吸收养料,同时,电脑还能够准确的通过瓜果蔬菜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调节营养液中的成分配比,将传统的蔬菜种植改为立体标准化生产,极大节约了土地和水肥用料,每亩年产量约为传统种植的10倍以上。
在基地的4号温室内,小番茄正处于成熟转色期。红、黄、绿,三色不同品种的小番茄挂满枝头,采摘工人穿梭其中,将成熟的果实采摘下来。从中拿取一颗咬开,猝不及防下,汁水溅了满手,不需要细品,嘴中就已经充满了浓郁的番茄香。
“这就是‘雾耕农业’的好处,营养元素高效吸收下,每一颗果实的品质都很高,而且我们的温室内没有病虫害,所有的蔬菜都没有农药残留,没有重金属污染,可以完全放心大胆地吃!”于翔的言语间充满自豪,基地内所产出的蔬菜,在市场上广受好评。
于翔介绍,基地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其中一期占地120亩,已于2022年建设完成并投产运营,主要种植小番茄、生菜、甜瓜等蔬果;正在建设中的二期16座雾耕植物工厂已进度过半;三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也已通过审核。项目总体建成后,预计年产果蔬10万吨、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新增就业1000多人,带动附近农户零散就业500人。
“未来农场”满满的科技范,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基地收获好评无数。项目先后获得合肥市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安徽省首批数字农业工厂、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示范点、蔬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样本点、“5G+数智技术”赋能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新绿杯”优秀奖等荣誉。
“未来,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雾耕农业’,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吃到更健康、更绿色的蔬菜,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技术带动产业升级转型,以惠及更多菜农。”于翔说。
近年来,肥东县依托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种植培养面积达20.92万亩,其中高品质连栋温控大棚达200万平方米。随着“雾耕农业”等先进种植技术的引入,肥东蔬菜产业的未来,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