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严格管理的航天单位一样,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也有很多门禁。
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里,工程中心拥有两幢楼,总体工作面积27000多平方米。从大门,到每层楼,甚至每个房间,必须有专用的门禁卡才能刷开一道道玻璃门。即便是工程中心主任相里斌的门禁卡,也有很多门是打不开的。
不过,“门禁”并不意味着“封闭”。作为一家从事卫星研制工作的航天单位,工程中心有60%的任务需要与中国科学院内外的研究机构合作。
2014年8月,随着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工程中心承担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成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如今,一年过去了,工程中心面向创新研究院的改革架构已经成型。这次,他们将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小卫星”开辟新的“大未来”。
刷开玻璃门,戴上鞋套、头套,穿上专业防静电工作服,经过风淋室,一个高4.5米、近2000平方米的总装厂房就出现在眼前。这个厂房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正在总装和调试的各种卫星,展板上贴着安排紧凑的任务时间表。
“一年前,这里还有一些空间;一年后,就全被卫星占满了。”相里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工程中心正在一起进行着30余颗卫星的研制任务,而任务规模仍在扩大。
2009年,相里斌来到工程中心的第一年,工程中心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仅150多人。如今,工程中心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发展到433人,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0%,平均岁数31岁,半数员工有完整型号研制经验,承研项目总经费增加了10倍。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伴星”在酒泉发射中心随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015年3月30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如今,中国第二代导航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中法天文卫星、立方体卫星等30多颗卫星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导航、通信、遥感、科学探测方面,对航天的需求大幅度提升,投入也相应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成本的小卫星成了大势所趋。”相里斌表示,正因如此,先进的微小卫星技术发展得到了更高的重视,而“小卫星,大未来”也早已是工程中心的品牌口号。
在中科院和上海市的人才、经费政策支持下,工程中心的科研人员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科研。“我们有很多会议室,几乎所有的会议室都是满的,也几乎所有的会议都围绕着技术和学术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以科研任务为主线,把工程任务完成好。”相里斌说。
2014年8月,中科院宣布启动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纲要中提出了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10月,中国科学院办公会通过设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改革之初,相里斌就决定,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不是“吞并”其他的研究所,而是对自身进行改革,并完善与兄弟院所的合作机制。
如今,每位研究人员心里都有一张机构框架图,明确了今后创新研究院的组织架构。为了完善这张图,工程中心主任办公会开了十余次会,讨论完之后,主任、副主任们还得在会议纪要上签上名,明确任务职责。
在这张图中,未来创新研究院除了行政部门外,分别设立公共服务中心,包括新技术研究中心、测试保障中心;技术性科研机构,包括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卫星三个总体部和卫星电子信息技术、卫星控制技术、卫星力热工程、卫星软件技术四个研究所;应用型研究所,包括导航卫星研究所和微纳卫星研究所。
“新技术研究中心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大胆创新,宽容失败;技术性科研机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灵活多变,根据总体应用目标,从四个研究所机动地调集人马组成研究团队,融进卫星总体部;应用性研究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相里斌说。
这张图里的每个方框的设置,都依据“高效”原则,避免重复研究。在这张图的成型的过程中,几乎每次会议,工程中心副主任、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总师林宝军都会参加,导航卫星研究所成为应用型研究所之一。
“2020年,我国要建成全球覆盖的导航系统,面向着这样的重大国家任务,需要长期稳定的团队去参加了。”林宝军说。
“新架构的特点是扁平化。”相里斌和记者说,机构有问题,可以直接反映给院长和理事会,而不用层层上报,“我们就是要做简洁有效的管理,小卫星没有啰嗦事”。
“艺术追求美,科学追求真,诚实是科研人员最宝贵的性格,让人单纯,让团队信任,让友谊持久,包括真诚真实地对待朋友,清醒地直面自己的内心。”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天宫二号伴星总师及总指挥陈宏宇说。
在相里斌看来,不管改革怎么改,团结实干的精神应当永远地继承下去。“改革不是作秀,要真抓实干,要去想新机制运转能不能提升机构的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样,改革也不是要颠覆从前,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相里斌说。
未来,创新研究院在凝聚团队力量方面,将不仅仅依靠精神食粮。“针对不一样类型的部门,我们将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相里斌说。
对于公共服务中心里的新技术研究中心,以科研为导向。工程中心能申请国家自然基金、“973”项目基金和总装探索一代项目基金三类项目基金,其他的科研经费由创新研究院支持,让研究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搞技术基础研究,在考核方法上,主要考核论文、专利以及新技术被卫星采纳的比例,让卫星性能提升了多少,成本降低了多少。
对于要在全国范围内靠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口碑竞争的技术性科研机构来说,则以任务为导向,研究团队拿到国家任务或卫星发射成功,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
对于应用型研究所,则以应用为导向。相里斌介绍,导航卫星研究所已经提出了发射卫星数量的目标,若用户打分合格,研究团队就会有相应的奖励;微纳卫星研究所也已经明确了几年之内要做出什么样的产业化目标。
“过去,工程中心也有一些这样的机制,但是有些做得不够,以后,要把分类评价的激励机制实施力度再加大一点,可能对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会更好一些。同时,不拘一格大胆启用有能力的年轻人,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创新热情。”相里斌说。
陈宏宇和记者说,自从建立创新研究院的决定下来以后,原本就很有工作动力的科研人员们更有动力了。
从去年11月开始,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招聘启事就出现在许多招聘网站上,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顶尖人才。
“让子弹飞一会。”相里斌说,工程中心留出了充足的招聘时间,将会从海量的应聘人员中挑选出拔尖者加盟到创新研究院中,“改革已经在路上,等到人员招聘到位,新的运行机制全方面实施,我们将进入一个快车道”。